首页

首页 » 吉外新闻 » 正文

吉外新闻

吉林省新文科(外语类)“长白山大讲堂”在吉林外国语大学举行
发布时间:2023-10-14 来源:教务处 浏览:


1013日上午,由吉林省教育厅主办、吉林外国语大学承办的吉林省新文科(外语类)长白山大讲堂在学校国际交流中心报告厅举行。吉林省教育厅副厅长刘学军、吉林外国语大学校长秦和出席并致辞。

刘学军副厅长在致辞中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提出“东北要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建设开放合作高地”。我省目前正积极打造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和东北亚地区的合作中心枢纽,大力构建高水平的开放通道,打造高水平的开放平台,培育高水平的经贸活动,营造高水平的开放环境,努力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注入竞争力。这都迫切需要一大批熟悉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了解国情省情、具有国际视野、能熟练运用外语、通晓国际规则、精通国际谈判的应用型卓越外语外事人才。这就要求全省各高校不断深化文科教育改革创新,加强外语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改革实践,提升外语学科专业水平。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使命呼唤新文科,新文科孕育新外语。刘学军副厅长希望省内各高校要顺应新发展趋势,不断更新思想观念,进一步梳理英语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培养的路径、培养的模式,坚持走专业化、人文化、复合化发展之路,设置新专业方向,积极建设新课程,创新教学方法,探索新的培养模式,打造新型专业的教师团队,为国家和我省的对外交流、经济合作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培养卓越的英语类人才,为中国高等教育、外语学科建设贡献经验、贡献智慧。

秦和校长在致辞中指出,近年来,学校作为吉林省应用型高素质外语外事人才培养基地和“多语种翻译+”人才培养的摇篮,努力遵循“立足国家、面向世界、服务地方”的指导思想,明晰“守正创新、交叉融合、协同培养”的改革思路,构建“新人才需求、新素质结构、新育人模式”的改革框架,设计“试点改革、引领示范、持续改进”的实践路径,以“一流专业”“一流课程”“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为着力点,构建跨学科、跨学院、产教融合的协同育人机制,大力开展主辅修、微专业、新文科实验班、定制班等,在“国际组织”“国际传播”“涉外法治”“国际经贸”等应用型、复合型涉外人才培养等方面作了积极探索,收到良好成效。

秦和校长表示,要以此次大讲堂举办为契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服务我省大开放、大保护、大开发、大合作格局构建需要,注重学科交叉融合,着力培养能够胜任中外话语体系建构的高端翻译与文化传播人才、高端翻译技术人才、高端翻译与国情分析人才,与兄弟院校共同总结新经验,谋划新思路,探索新科技,贡献新智慧,为外语学科建设开放吉林战略开启新实践,书写新篇章。

会议由副校长廖安勇主持,采取线下会议为主、线上同步直播的形式。来自省内高校的250余名教师参加会议。

北京外国语大学教务处处长、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中国高校外语慕课联盟秘书长李莉文教授发表了题为《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专题报告,以北京外国语大学为例,从培养路径、培养模式这两个方面,对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进行了详细阐述。

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教学科研一体化外语教学研究虚拟教研室负责人张文忠教授以《发力课程共建,促进英语类课程建设的思考》为题,阐述了虚拟教研助力专业的重要性,并提供了英语课程共建理念和思路。

吉林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院长、吉林省公共英语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李英涛教授以《吉林外国语大学英语类专业教学创新改革与实践》为题,分享了英语专业建设框架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路径。

本次新文科(外语类)长白山大讲堂引发了与会教师的热烈反响。大家一致表示,探索新文科背景下的英语教学创新改革,培养适应国际形势大变革,能够在国际舞台上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高水平英语人才,是新时代赋予高校英语教育的使命和担当。将共同努力,为积极促进吉林省外语类新文科建设,推进国家新文科建设进一步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