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吉林省《全面深化“四新”建设,加快推进本科教育提质创新发展行动计划》,深化文科教育改革创新,引领我省外语类学科建设研究和人才培养的改革实践,12月10日下午,吉林省新文科(外语类)“长白山大讲堂”暨卓越外语人才培养高峰论坛在吉林外国语大学图书馆报告厅举行。吉林省教育厅副厅长刘学军发表讲话,吉林外国语大学校长秦和发表致辞。
刘学军副厅长在讲话中指出,吉林省以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新文科建设为引领,加快本科教育提质创新发展,推动本科专业主动对接我省“一主六双”产业空间布局建设需求,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建设高等教育强省奠定坚实基础,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吉林提供坚实人才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提出“东北要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建设开放合作高地”。开放吉林迫切需要一批熟悉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了解我省省情、具有国际视野、能熟练运用外语、通晓国际规则、精通国际谈判的应用型卓越外语外事人才。外语教育是开放吉林的“战略助推器”,必须精准把握高等教育新形势,加快创新发展,适应新变化,满足新需求,构建以培养新时代卓越外语人才为中心的新外语发展格局。
刘学军副厅长强调,深化文科教育改革创新,引领我省外语类学科建设研究和人才培养的改革实践,吉林省新外语建设责无旁贷。吉林外国语大学作为吉林省唯一的外国语大学,是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高校。学校立足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立足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创新改革为引领,充分发挥外语学科优势,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大力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课程教学改革,致力于培养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需要的应用型卓越外语外事人才。省内各高校要担当作为、真抓实干、埋头苦干,为全国的外语学科建设贡献吉林经验、吉林智慧。
秦和校长表示,“四新”建设是高等教育“质量革命”的战略举措,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中国方案”。发展新文科,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源源不断培养各类复合型外语人才,是中央的号召,也是全社会的迫切需求。我校以新文科建设为指导,发挥外语学科优势,坚持融合创新、深化专业内涵建设,积极探索“多语种复合、跨专业融合、多元文化交融”的卓越外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校将以此次大讲堂的举办为契机,加强与兄弟院校的学习与交流,共同开启新外语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新篇章,为助力开放吉林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作为吉林省应用型高素质外语外事人才培养基地,吉林外国语大学围绕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外语外事人才这一目标,紧扣国家需求、“一带一路”倡议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断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学校现有45个本科专业,20个外语语种,9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含教育学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覆盖32个专业领域,形成了以外语为主,文、经、管、教、艺、法、工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布局。学校着眼应用型人才培养,着力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着力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探索了“外语+专业”“专业+外语”等多种人才培养模式,累计培养了数万名高层次复合型外语外事人才。
随后,天津外国语大学原副校长王铭玉教授作了《外语学科要勇于迎接新文科的挑战》专题报告,对标国内外一流高校,从五个维度阐释了新文科的内涵。
延边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崔雪波教授作了《守正创新 融合发展——民族地区“双一流”建设高校外语学科发展理论探索与实践》专题报告,阐述了对“双一流”高校外语学科发展的理论研究与实践。
吉林外国语大学西方语学院院长宋学智教授作了《新理念 新模式 新路径——吉林外国语大学新外语建设探索与实践》专题报告,从外语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理念和相关模式入手,分享了吉林外国语大学新外语建设工作。
此次活动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我校设立主会场,各高校在线参加论坛。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处长宋辉、副处长崔春雨,科研产业处副处长闻博,高等教育处一级调研员杨立兴及相关人员出席主会场。我校200余名外语专业教师现场聆听专家报告。
本次新文科(外语类)“长白山大讲堂”,探讨了外国语大学实现新使命、贯彻新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改革路径,为助推吉林省高校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更好地建设一流外语学科、培养一流外语人才提供了重要参考和启示。